欢迎来到丰采网

一个人成熟的三个阶段,你在哪个阶段呢?

来源:丰采网  作者:丰采网   2021-09-09 阅读:1630


史蒂芬·柯维在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,把人的成熟分成三个阶段:依赖期、独立期和互赖期。


1.依赖期


第一阶段:依赖期——以‘你’为核心,你照顾我;你得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。


刚生下来的时候,我们是没有自我的,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依赖于其他人才能生存下来,所以我们认识不到自己,所有的东西都是本能的反应


我们只能是以父母的意志或者他人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。


在一些不和谐的家庭当中,很容易产生特别敏感的孩子。


这些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,他会去观察大人的动作。


因为如果父母关系不好的话,就会影响到他的生存环境,所以他要努力想办法让父母心情好,才能让他在这个家庭当中生存得更容易一些。


而一些有安全感,甚至受溺爱的孩子,可能就不那么会照顾父母的感受。


网上经常说的所谓“妈宝男”,就是过于依赖母亲,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应当拥有一个独立的意志。


所以依赖期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。


2.独立期


第二阶段:独立期——以‘我’为核心,我可以做到;我可以负责;我可以靠自己;我有权选择。


通常人在十几岁的时候,会有一个叛逆期,父母说的不再重要。


就象罗永浩说的,今天我穿一件衣服,如果父母夸:“欸~你这件衣服真挺好看。” 


我心里会想:我X,我今天土成啥样了,都符合父辈的审美了,回去赶紧把它换了……


这个时候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,不再以父母或者身边人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。


那么这个时期的心智是一个成熟的阶段吗?


不是的,因为只关注到了自己的需求,而没有去关注到其他人的需求,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自我出发的。


比方说那个江歌案大家都知道吧?


一个日本留学生跟另一个留学生谈恋爱,人家女孩子要跟他分手,他接受不了带着刀找上门儿去,最后把那个女孩子的闺蜜在门口杀死了。


这个男孩子做的事情肯定是不对的,是吧?


如果从他自己人生的角度来思考,他千里迢迢的跑到日本去留学,难道就是为了谈一段恋爱,谈不成的话就把对方杀死,然后自己去坐牢。


两个家庭都毁掉,这是他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吗?或者说,是他去日本留学的目标和意义吗?


如果说不是,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?为什么会如此冲动呢?


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太强烈,只关注自己的感受,不容许自己的任何领域受到侵犯。


他会把恋人看成是他拥有的一个物品。


网上常见这种偏执性格的人,口口声声地说如何如何爱你,说的很好听,但是他实际上是爱着对方吗?


他如果说爱你,却不知道你的喜好,不知道你要做什么,不知道你的梦想、目标、人生规划是什么,只是一味地强调因为我爱你。


所以你要听我的,你要按我说的做,因为我爱你,所以你晚上不许出去,因为我爱你,所以你不能跟陌生人说话……


这就是典型的控制型人格,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,他爱的不是你,他爱的是他自己的感受,爱的是自己的感情。


他们的逻辑是我已经这么爱你了,你怎么还能这样对我?


所以你看,所有的出发点都是自己,他从来看不到别人,看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感受。


别人再大的惨剧,轻描淡写;自己芝麻绿豆的创伤,比天还大。


所以琼瑶剧里边儿不是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吗?


“你只不过失去了一条腿,她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”……


如果一个人只见到了自己,没有去看到别人,他就会只考虑自己。


最近出事儿的吴亦凡,包括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吕布,都是这种人格。


因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,所有的东西来的太容易,所有人都在捧着他,他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应当的,他觉得我就应该去享受这些。


吕布的下场大家都是知道的,吴亦凡的下场最近大家也也看到了。


只停留在独立期这个阶段,是不够成熟的,也容易让自己的人生误入歧途。


3.互赖期


第三阶段:互赖期——以‘我们’为核心,我们可以做到;我们可以合作;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,共创前程。”


人类的身体条件很普通,所以单独一个人在原始社会是无法生存的,无论是野兽还是其他部落的人,都会给你造成致命的风险。


所以人类从诞生起就是需要互相依赖的物种,你必须要信赖自己身边的人,才能生存下去的。


在现代社会,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再有那么高的风险,不会因为孤身走到陌生人中间就被杀掉吃了,但高度分工协作的社会要求我们跟更多的人包括陌生人,有更好的配合。


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共同的底线和契约精神,使得我们对陌生人,也可以有基本的信任基础。


而一个人的成就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人信任他,以及他有多少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。


王家卫的《一代宗师》里,梁朝伟扮演的叶问有一句台词,说武学的三重境界: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。实际上跟史蒂芬柯维的成熟三模式差不多。


见自己,就是从依赖期过渡到独立期,看见自己,了解自己;


见天地,就是看见整个外在的客观世界;


见众生,就是要看见别人,知道别人跟你是一样的人。


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有很多人这样评论别人:“他一定是想红想疯了”、“他就是收钱了”,诸如此类的评论。


你会发现这些人他眼中没有把别人当成跟他一样的人来看,他对别人就是一条直线简单的去推测,他没有去换位思考。


如果我站在对方这个位置,我会如何思考,我会怎样去做?我跟对方见解差异如此之大,是不是因为我们思考的角度不一样?


换位思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,也叫共情能力。


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事情,然后觉得理所当然应当如此。


要知道对方考虑的角度可能和我们完全不同,而对方是如何思考这个很关键,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,双方怎么合作呢?


有文章曾说,要想成功,智商顶多占30%,情商要占70%。


而共情能力是情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。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,知道在对方的位置会如何考虑,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,才能提出让对方可以接受的方案。


愿我们都可以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态。


标签: 换位 能力 智商

免责声明:
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相关爱采购资讯